当前位置: 首页 >> 澳大利亚 >> 澳大利亚的科学课 带小学生认真做科研 rss

澳大利亚的科学课 带小学生认真做科研

aodaliya.71ix.com.cn 在 2015-03-30 发表,评论(0),阅读(0)

在澳大利亚的小学,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和英语、数学并列的基础课程,课程目的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科学和技术研究的过程,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自然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质疑和探究并解决问题,促进他们对科学和技术之间关系的理解,认识到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及贡献的重要性。”


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非常宽泛,包含物质世界、地球和空间、生活世界、材料和原料、环境建设、信息、产品等七个模块,涉及到天文、地理、地质、技术和发明等方面,具有相当的广度和容量。


笔者在澳大利亚考格拉小学考察期间,听了一节五年级的科学课,上课的主题是学习和了解岩石。


在上课一开始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了关于岩石的视频,内容是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在生活中用途,时间并不长,大约四五分钟,观看后小组开展“你问我答”的活动,每个同学提一个问题,然后组内的其他同学回答。


在完成提问者和回答者角色的双重任务驱动下,学生观看的非常认真,投入,纷纷记录下他们认为重要的问题或信息。在提问环节中学生很积极和踊跃,有的学生不满足只能提一个问题,还想问的更多。


在组内交流后,教师组织小组全班展示,要求每个小组挑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两个答案,以陈述句的形式写在字条上并贴在黑板上,如岩石既有可能是液体的形式也有可能是固体的形式、钢是由铁制成的、水泥是由石灰岩制成的、玻璃是由沙石制成的、新的岩石每天都在形成、岩石在历史上和生活中用途广泛等等。


这些概念帮助学生对岩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了六句描述岩石产生过程的句子,将顺序打乱,要求学生阅读并根据视频回忆,按照岩石产生的前后顺序排序。


完成了排序活动后,教师提出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视频的内容,查阅百科全书或参考书,给岩石一个定义。


在澳大利亚学校,学生全在学科教室里上课,英语课就在英语教室里,数学课就在数学教室里,科学课也如此,学科教室里布置了各种各样和学科有关的器具、教具、资料等资源。


在他们科学教室里,我们看到了许多标本、仪器、图片、报刊和不同种类的工具书等,玲琅满目,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学科氛围。


在接到任务后,学生马上走到教室的四个角落,熟练地从一叠叠的书籍中取出关于科学的工具书或书籍,二人一组翻阅工具书,将有关岩石的解释或定义摘抄下来。然后教师组织“头脑风暴”活动,让每个小组说出他们确定的定义,在交流中学生最大程度地拓展和积累了岩石的知识,促进他们对主题的深层理解。


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后,教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图书馆里,浏览网络或查阅工具书,写一篇关于岩石的小论文,教师还特别强调论文不仅仅有文字,还要图片和表格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在引用资料时注明来源。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岩石,然而教师始终将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上岩石的知识不是来自教师的教授或书本的知识,教师借助的仅仅是视频和工具书,最关键的知识是通过学生观看视频,以问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形式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他们带着学习者和提问者的双重角色的任务参与活动,在认真观察中捕捉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转化成问题,同时还要准备回答同学的问题。


这样的主体作用不仅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还体现在教学资源的生成基于课堂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观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资源的协调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独立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学生的观察、质疑和创新的能力从小就得到了培养。


尽管十岁多的孩子对于科学研究的概念并不清晰,但在教学中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让他们不知不觉中学会实证和研究。如通过排序的方式让学生知道研究某一科学现象需要知道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并从中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


教师从小培养学生学习如何去使用工具书和网络,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并在不同信息和资源的比较、分析和取舍中完成科学小论文,最终达到探究和思辩的目的,这样的方法和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荐:www.xierun.net

Tags:

已有位网友对“澳大利亚的科学课 带小学生认真做科研”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