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智库及其影响
宾夕法尼亚大学《2011年全球智库排名》把智库定义为:“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国内和国际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并为他们提供公共政策建议的组织。智库可隶属于政党、政府、利益集团、私人企业,也可以隶属于独立非政府组织”。以此为标准,澳大利亚共有29个各类政策研究型智库,但专注于安全与防务研究领域的智库数量则相对较少。本文重点对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相关智库作一个简要梳理。
一、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相关智库的基本情况
以智库归属分类,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相关智库大概可以分为政府型智库、民间(独立)型智库和大学下属智库3大类。
1、政府型智库
隶属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安全和国防研究评估机构主要有两个:国家评估办公室(OfficeOf National Assessment, ONA)和国防情报机构(Defence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 DIO)。
国家评估办公室:作为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和防务方面最重要,对国家安全政策影响最大智库--国家评估办公室,正式成立于1978年,属总理内阁部直属,级别相当于美国中央情报局,2010-2011年的预算为6300万澳元,对澳大利亚安全和国防政策的影响相当大。这个办公室直接对总理负责。它主要提供简洁易懂,并且保密级别很高的报告给总理、部长和部队指挥官等高级别官员。正如其名称一样,它的分析评估不仅限于国家安全和国防方面,还包括国家政策制定的多个方面,例如经济、政策、战略等。它下属机构包括战略分析部、大西洋部、团体和信息技术服务部、国际经济部、北亚部、东南亚部、南亚和中东部、大洋洲部、开源中心、跨国问题部、行政和国外情报协调部等。
作为政府内阁的内部智库,它不光直接影响最高决策层的政策制定,它的很多分析和研究人员还“输出”到其他民间智库和学术机构,并持续对国家决策层和民意产生间接的影响。通过教育和培训年轻学者,他们还对未来国家安全精英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例如国防战略研究中心的怀特、洛伊前所长迈克尔.韦斯利(Michael Wesley)和科科达基金会的巴贝奇等众多澳大利亚著名学者专家都曾供职于国家评估办公室。
另外,国家评估办公室作为情报分析部门,不仅仅局限于基于机密文件和情报的分析。2005年开源分部也合并到了国家评估办公室,现在作为其下属的开源中心(OpenSource Centre)而存在,主要负责基于公开信息(如报纸,杂志,网络新闻,广播,电视等等)的分析,并为澳大利亚和其盟国的相关政府机构提供分析评估报告。现在开源分析这部分基本上占办公室预算的10%。除了情报分析评估,它还负责各个外国情报收集和分析部门之间的协调,并对他们情报来源和效率等做出评估。
国防情报机构:成立于1990年,是隶属于国防部的情报分析机构,它的级别低于国家评估办公室。这个机构负责对政府各情报机构提供的情报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它所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全球安全趋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外军事能力,国防经济和跨国恐怖主义”。因为汇报的对象不同,同国家评估办公室相比,它的报告更加专业,技术性和操作性也更强,并且包含更多的细节。
国家评估办公室与国防情报机构作为政府在安全和国防方面的最主要的研究评估机构,他们所作的研究方向大体相同,都是国家安全和国防方面的,并且所分析的情报都是针对国外而非国内问题。他们主要的不同之处是报告针对的读者不同,前者针对如总理,国防部长,国家安全顾问等最高级别的决策者,因此报告比较宏观,简洁,直接给出评估的总结和政策建议。而后者针对稍低级别官员,因此更注重操作性和专业性,一般给出评估的细节和具体的操作建议以及步骤等。
2、民间(独立)型智库
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Policy):由犹太裔澳大利亚商人弗兰克.洛伊(Frank Lowy)于2003年4月成立,弗兰克.洛伊到目前为止一直为该研究所提供经费支持。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是澳大利亚影响较大的民间外交事务和安全政策研究机构。现任国家评估办公室主任艾伦•金杰尔(Allan Gyngell)就曾任洛伊的首任所长。洛伊在《2011年全球智库排名》全球(除美国之外)排名30,在亚洲排名第五。它下设:澳大利亚同整个世界、东亚、20国集团研究中心、全球问题、国家安全、美拉尼西亚、民意测验、国际经济和西亚等八个项目组,另有四个课题研究组:麦克阿瑟基金会亚洲安全课题、核武器政策中心、印度观察和中国论坛。它除了本身研究人员在各个项目下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文章发表,还定期接收访问学者在研究所进行几个月的访问研究,并发表一些评论。同时他们还组织很多国际性的对话和学术讨论会,邀请资深学者、专家、政府官员等讲课,并发布一些对他们的采访。
除了以上“常规”的智库相关研究和活动,洛伊还有两个比较有特色,并且比较成功的项目。一是,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对公众的国际事务看法作一系列调查,包括对中国、美国等主要国家同澳大利亚关系的看法等,这些民意调查被很多研究作为一项权威数据。另外一项是它网站开设的一个叫做“解释者”(The Interpreter)的博客。这个和网上论坛相似的博客,允许大家发表500字以内,对时事的评论,而其他读者也可以发表对各个博客文章的讨论和参加到辩论中。不过每篇文章的发表都是经过编辑审核的,因此质量和规格是比较高的。这个博客解决了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国内学者之间交流困难的问题,并为澳大利亚学者同外国学者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相当成功,并且受到了其他智库,如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PSI)的效仿。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Institute, ASPI):是于2001年由澳大利亚政府创建的一个独立战略政策研究机构。相比洛伊侧重于外交政策的研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更侧重于国家安全、国防军事战略方向的研究。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最主要资助者还是澳大利亚政府,同时其他资助主要来自武器和武器生产商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萨博、惠普等。它在全球安全和外交事务智库排名30。
科科达基金会(Kokoda Foundation):同样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科科达由罗斯.巴贝奇(Ross Babbage)教授于2004创立。最初主要由澳大利亚国防部和同国防武器产业紧密相关的雅各布集团澳洲公司(Jacobs Australia)的资助,后来逐渐得到洛克希德•马丁、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波音等武器制造商,以及几个资讯顾问公司的资助。同时还得到很多防务方面的资深学者和专家自愿无偿参与到科科达的顾问及研究等工作。虽然在智库排名上找不到科科达,但是不可否认它是澳大利亚安全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之一。
澳大利亚外交事务研究所(Australian Institute forInternational Affairs,AIIA):成立于1933年,总部设在首都堪培拉,在七个州和领地设有分部。它通过组织和促进对国际事务的辩论,和发行期刊等方式,致力于在澳大利亚推广对国际事务的认识。虽然对安全和防务政策研究有所涉及,但主要还是侧重于外交事务。根据研究所规定,研究所本身不对国际事务和政策持任何立场,除了杂志编辑等,没有专业的研究团队,也不开展任何研究项目。因此,严格意义上讲,澳大利亚外交事务研究所更像一个交流平台而非平常意义的智库。
3、大学下属研究机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和防务研究中心(Strategic and DefenceStudies Centre,SDSC):该中心是澳大利亚国防战略方面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之一。除了教学方面的任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和防务研究中心还开展独立的战略和国防问题研究,并致力于对战略研究在澳大利亚的推广。纵观澳大利亚,甚至新西兰国家安全和防务研究领域。大部分著名学者专家,要不毕业于这个研究中心,就是曾在这里参加培训或任教。而很多澳政府资深防务和国家安全官员退休或离职后都到这个中心来任教或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或参加这个中心组织的研讨会等活动。它在全球大学下属智库排名27。
国家安全学院(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 作为一个介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智库,国家安全学院的创建由前总理陆克文在2008年提出,2009年正式成立。它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联合创办,行政上由双方共同管理。学院董事会主席由国家安全顾问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副校长轮流担任。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政府的国家安全方面高级别官员提供短期培训课程,和为国家培养下一代国家安全和战略分析人才。学院2010才年正式开始运作,其研究成果还相当少,影响力也不大,但是基于它成立的背景,和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管理这些原因,它很可能在未来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方面发挥较大影响力。
此外还有悉尼大学的国际安全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除了教学工作,也开展安全方面的一些研究。例如人口和健康安全、澳大利亚国家安全、环境安全、战争与冲突,以及食品安全等项目,研究着重于亚太地区国际安全和外交政策。
悉尼大学和平和冲突研究中心,成立于1988年,开展一些冲突相关的研究,例如裁军,种族冲突等研究。相比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战略和防务研究中心,和国家安全学院,这两个机构影响力相对较小,经费方面由除了学校以外的各个团体,公司和个人资助。
二、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相关智库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澳大利亚智库的观察和分析,发现他们具有几个比较普遍的特点:
一是澳大利亚民间智库同政府智库,甚至政府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人员相互流动频繁。很多政府官员离职或退休以后都到一些智库做顾问或研究员,或者到大学任教并继续研究。同时,智库的一些优秀研究人员也经常被政府聘为行政官员、政府研究员,或者临时顾问。从上面提到的一系列例子可以明显看出之间流动的频繁程度。
二是民间智库对于普及公众对国家安全政策认识和促进学者间的交流的重视和投入。几乎所有民间智库都有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方式促进学术交流。例如洛伊有“解释者”博客,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有“战略家”博客,以减小地区和国际间学者的交流问题难问题。并且组织研讨会和公开课为大众和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
三是对长远国家安全和战略研究人才开发和培养的责任感。很多研究所都为刚刚毕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且有一系列讲座和研讨会,以及论文竞赛等鼓励年轻学者的参与和辩论。例如科科达基金会有年轻领袖论坛(Young Leader Forum), 年轻学者文章竞赛,澳大利亚外交事务研究所有新兴学者系列(Emerging Scholars Series)等一系列鼓励年轻学者的机制。
三、对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的影响
各种属性不同的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智库,通过研究和撰写独立、客观但带有倾向性的公共政策材料,并经过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论证得出某种结论,进而影响澳大利亚政策的制定。其具体的影响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政府型智库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的直接影响。例如国家评估办公室直接受对总理负责,为总理和部长级的资深官员提供防务和国家安全、评估报告以及政策建议。
二是民间型与大学智库对澳大利亚国家安全和国防政策的间接影响。这两种类型智库的评估和研究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对政策的制定产生影响:1)这些民间智库经过多年经营和不断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已经在决策层产生一定知名度。他们的报告和研究人员都已经不同程度受到决策者们的关注。可以说这些智库本身已经有一些品牌效应,因此意见经常被采纳;2)他们中的很多研究人员和顾问本身就曾在政府职能部门或如国家评估办公室等政府内部智库做研究,因此他们在政府部门还保持着一定影响,他们的很多研究和观点也自然会受到关注和重视。例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和防务研究中心的教授怀特曾任国防部长顾问、国防部战略和情报分析部副秘书长、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首任所长、还是2000年《国防白皮书》的主要作者之一;现在任国家评估办公室主任金杰尔曾是洛伊的首任所长,;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所长彼得•詹宁斯曾任国防部助理秘书长,并且曾在国防学院任教;并曾供职于国防部和国家评估办公室;科科达的巴贝奇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和防务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还曾任国家评估办公室的分析员,并且还临时到国防部为2009年的《国防白皮书》作顾问。换而言之,今天民间智库的研究人员和大学老师可能明天就在政府智库或国防部工作,而国家安全相关部门的官员也经常在任期满后再进入智库做研究。
四、结语
由于国家政治体系的不同,澳大利亚民间智库同政府机关之间的人员流动等方面的经验可能不适合我国国情。但上面提到的其他一些特点,例如民间智库在推广公众对国家安全问题的了解方面所作贡献;对于增加国际和国内智库、学者之间交流;重视对未来国家安全方面人才的培养等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推荐:www.bdaxj.com
- 上一篇:澳大利亚设计公司帮助中国建造更好的建筑
- 下一篇:没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