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之声
标题:澳大利亚:美国犯了一错误,中国很可能是对的!
内容: 美国仍旧认为军事地位是国际关系博弈的重要手段
澳大利亚东亚论坛网站6月29日刊登题为《亚洲世纪必须从大国相互包容开始》一文,文章称,关于过去40年间亚洲战略秩序的重要事实并非美国处于支配性地位,而是这一地位一直以来并未受到其他任何地区大国的质疑。美国的领导地位毫无争议,正是这种非同寻常的状态给亚洲带来了如此长时间的和平与繁荣时期。
如今,这一时期快要终结。中国正对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提出挑战。关于这一挑战的严重性,美国及其在亚洲的朋友和盟友慢慢才意识到。它们本以为,中国会赞同其看法,认为美国的领导地位为亚洲的和平与安全提供了唯一可能的基础,因此美国的领导地位对中国自身的稳定和繁荣也至关重要。它们本来还以为,中国仍认为——尽管其经济增速令人印象深刻——要在亚洲直接对抗美国,自己还是太虚弱。它们本来也认为,中国领导人会赞同,任何冲突都将让中国付出比美国大得多的代价,面临大得多的风险,因此华盛顿要打消北京试图进行实力较量的念头将会很容易。
但现在,显然这些假设都是错误的。北京并不认为美国的领导地位对中国的利益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中国似乎认为,潜在冲突的后果之于美国与之于中国是同样严重的。中国很可能是对的。
美国及其盟友不了解这点,直到最近它们才不再低估中国对美国主导的现状提出挑战的严重性。它们认为,美国坚定表明其决心的声明将迫使中国放弃“咄咄逼人”的做法。奥巴马的“转向亚洲”战略旨在这样做。但“转向亚洲”战略没能阻止中国;中国反而更“咄咄逼人”了。
这解释了中国目前对于南海和东海的主权争端等问题的态度。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谁拥有这些无关紧要的石头和岛礁——中国还将其选作进行亚洲地缘战略领导权之争的竞技场。
美国仍旧认为军事地位是国际关系博弈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抗美国的盟友,北京直接考验了美国冒险与中国在这些海域发生武装冲突的意愿。中国有意试探美国:美国是否如此坚定地要维持亚洲现状,为此不惜与中国开战。奥巴马说,他会。但当一场冲突不太可能让美国迅速获胜而且可能升级成核战时,有谁真的相信他呢?显然北京不信。
中国很可能是对的。当然,美国希望维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但它想维持现状的欲望并没有中国想改变现状的欲望强烈。考虑到中美实力变得日益平等,这意味着亚洲领导权发生一些变化如今是不可避免的了。问题在于:它会变成什么样?
取代美国在亚洲领导地位的唯一选项是北京,北京将成为地区霸权。做这样的假设是错误的。只有当美国决定退出在亚洲的任何实质性战略角色,当日本、印度及其他大国接受中国的优势地位时,这一假设才成立。同样可能发生的是,美国毫无争议的主导地位将被长期而激烈的地区战略领导权之争所取代。众多大国将参与这一竞争,而大国间爆发大战的风险真实存在且日益增加。对亚洲而言,这将是场灾难。
唯一的替代选择是在亚洲建立新秩序,在这一秩序下,大国在某种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共享领导权。作为第一步,中美都需要意识到并承认相互包容的必要性。中国领导人需要承认,它不能期待未来成为亚洲毫无争议的领导者。美国领导人需要承认,他们也不能。只有到那时,两个最大的大国,还有我们其他人,才能开始思考何种领导模式将在亚洲世纪最有效。
现在的中国远未准备好在全球战场与美国对抗, 中国军队集中精力于发展一支短程军队,可以在周边地区对抗美国,但却因为投送能力的缺陷还不能在远离本土的地方干涉世界事务。
北京的目的包括“保卫中国的大国地位,以及最终获得地区优势地位,”美国国防部2015年版中国军力报告如此认定。
中国并非一个全球军事强权。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它还没有试图成为这样的一个强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会威胁到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国家。是的,中国和美国存在冲突,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正在不断扩大其在西太平洋上的领土主张注,原文如此,中国并未对西太平洋提出领土要求。),并且中国的这种扩张威胁到了美国的盟友以及华盛顿努力创建的战后经济秩序。
尽管如此,中国仍不可能在全球战场上面对美军,或与美国展开竞赛。北京现在在军事理论、技巧和装备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中国军队已经几十年没有作战经验,结果就是,它的训练方案也脱离现实。
北京的陆海空三军或许已经充斥着新装备,但是这其中许多都是基于中国政府黑客和情报人员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偷窃的设计。其中大部分从未参加过实际战斗,所以现在还不知道它们究竟能表现的有多好。
但这并不要紧。中国对于在全世界部署军队和进行作战没有兴趣,就像美国现在干的那样。北京准备沿着其自己的边境作战,尤其是在中国海水域,对于它缺乏经验的军队来说这是一个简单得多的目标。
评论(0)条
发表评论
管理登陆
返回首页